(北京冬奥会)北京建院总建筑师:“冰丝带”有“最强大脑”,有感觉、会呼吸

 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(记者 杜燕)国家速滑馆(“冰丝带”)已筹备就绪,静待正式开赛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建筑师徐全胜指出,“冰丝带”拥有一个“最强大脑”,能让冰面始终处于最佳状态,确保打造出“最快的冰”,实现智慧场馆“有感觉,会呼吸,有记忆,会思考”。

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(简称北京建院)是国家速滑馆的设计方。徐全胜近日接受中新社“中国焦点面对面”专访时介绍,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采用了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。索网结构设计破解了屋顶索网结构高钒密闭索“卡脖子”技术,打破了进口索的垄断地位,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
  他称,“冰丝带”还拥有一个“最强大脑”——场馆智能化基础数据集成平台,实时监测场地湿度、温度、风速以及观众席各区域人员数量,调控座椅送风系统和除湿系统,让冰面始终处于最佳状态,确保打造出“最快的冰”,实现了智慧场馆“有感觉,会呼吸,有记忆,会思考”。

  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今年初在视察“冰丝带”时强调,无论是新建场馆还是场馆改造,都要注重综合利用和低碳使用。

  “冬奥场馆在设计和建设上就始终贯彻这一理念。”徐全胜指出,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今,中国实现了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的目标,有力促进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。

  徐全胜表示,“冰丝带”场馆选址采用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曲棍球、射箭临时场馆用地,赛时将举办速度滑冰比赛,赛后将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的开展,不仅可接待超过2000名市民同时进行冰球、速度滑冰、花样滑冰、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,也为赛后的商业演出预留了前所未有的空间。(完)